众所周知,在华尔街那些通过电脑程序每秒要执行数千笔交易的高频交易机构,俨然已成为主导股票市场的主要买家和卖家。外界一直妖魔化高频交易,谴责他们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榨取利润。难道真的像迈克尔·刘易斯的那本《高频交易员》书中所说,高频交易是一个人为操控的黑暗系统的一部分吗? 与之前三年相比,研究发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当时要么偏负面评价,要么没有明确看法,而时至今日,研究人员发现这类交易机构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不引起股价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进行股票买卖,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都有了提高。 其实,在学术界有统计显示,自2013年以来,有关高频交易的学术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30篇中,对此交易持正与负评价的论文比例为2比1。 2014年,华盛顿大学助教乔纳森·布罗加德,与瑞恩·赖尔登以及特伦斯·亨德肖特共同发表了《高频交易与价格发现》,此论文中对人们经常认为的高频交易导致市场更加脆弱的观点表示否定。更认为高频交易在市场动荡加剧时,可以起到让交易价格迅速回到正轨的作用。布罗加德表示:“总体上高频交易产生了正面效应的结论被学术界广泛认同。”此论文在同一主题论文中的引用率第一。 2013年,康奈尔大学的葛第恩·萨尔和纽约大学的乔尔·哈斯布鲁克发表了《低延时交易》一文,否定了外界认为利用高明技术手段的高频交易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此文在分析了纳斯达克市场的交易指令及执行情况后发现,对于收缩买进和卖出指令报价之间的价差,高频交易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姑且相信这一结论是可靠的,那么实际上,长期投资者将因交易成本下降而受益。此论文的引用率排名第二。 许多从事高频交易学术研究的人员,为了获得相关数据会与金融行业有所合作,纳斯达克就曾无偿的为罗加德的论文提供数据,只要求他签保密协议。面对这类正面的结论,也有人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无论是金融界还是学术界,一直难以摆脱怀疑其学术研究倾向可能会受到其与业界亲密关系的干扰。亨德肖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他表示:“我们应该考虑到利益冲突的问题,真正重要的是,是否通过正当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 与此同时,有关高频交易的研究结论也有负面的。在那些负面的研究中,有的认为快速交易反而会加大波动性,无法带来价差收窄或流动性提高的效果。高频交易让市场日常交易变得更高效的同时,也让它变的更为复杂,驱动这个市场的系统,将会在哪里出问题时,发生意想不到的交互影响。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安德鲁·罗就认为,2010年5月,发生在美国股市中的那次大跌,既是高频交易或直接或间接导致市值瞬间缩水近1万亿美元。
以前,人们出门只能靠双腿,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了火车飞机高铁。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技术发展一定会带领市场发展到这个程度。有关高频交易的讨论已经变得更加深入,人们试图讨论更加细致的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